close

  晨報記者 言瑩
  眼前這位嬌小甜美的女子,你不能想象她在戰術型號研製這個以工科男為主的航天領域中叱吒風雲,她設計的產品竟然是導彈。在專業技術上,王波蘭是當之無愧的“領頭羊”;在團隊管理中,她被看作是“知心姐姐”。套用現在的網絡流行語,王波蘭是航天八院同事們公認的“女神”。
  在男人的王國里迎接挑戰
  王波蘭的外表有著江南女子的柔弱,而內心卻如西北胡楊般的堅韌。她常說:“作為一名航天設計師,只要鍥而不捨,就沒有過不去的坎。”
  做出這個職業選擇,要從11年前說起。2003年,王波蘭碩士畢業,當時攻讀的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計算流體專業,是繼續讀博深造還是踏上工作崗位?她選擇了後者。找工作時,有許多公司向她伸出橄欖枝,但她沒有考慮去收入頗高的企業,而選擇了冷門的航天行業。
  面對身邊朋友們的不解,勇於自我挑戰和不服輸的王波蘭希望用親身經歷告訴大家,女性只要熱愛這份事業,肯鑽研、肯奉獻,同樣能幹出成績來。2003年,王波蘭進入航天八院第八設計部(以下簡稱八部)工作,兼任八部團委書記。
  一周7天每天工作12小時
  她接受的第一個重擔就是導彈的氣動外形設計工作。
  何謂氣動外形?簡單地說就是根據導彈的飛行要求確定其外形設計,其確定需要經歷一個很複雜的選型、計算、風洞試驗、優化的過程。這是一個特殊外形、創新設計的全新型號,對於資深的設計師來說都是一項難度非常大的任務。作為初出茅廬的“新人”,王波蘭給自己下了“軍令狀”:只能設計成功。為了拿出一個能達到高性能的最優氣動外形方案,她把工作時間延長到每天工作12個小時、一周7天。
  設計過程要經過多次風洞試驗,對每一輪的試驗結果都要判斷與理論計算的誤差是否合理、趨勢是否正常,如果出現異常情況就要和基地的技術人員進行討論分析“診斷病因”並調整下一步試驗計劃……睡眠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有一次試驗進行了兩天半60多個小時,她加起來只睡了6個小時。
  最終,由王波蘭為主設計的導彈氣動外形方案順利通過了各大飛行試驗的考核,還獲得了國防專利。
  工作生活兩手抓
  航天型號的研製從來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在某型號研製過程中,一度出現兩次進場、連續出現重覆性問題的狀況,這讓型號研製隊伍陷入了深深的迷茫。
  當時的王波蘭,已不僅僅是型號的總體主任設計師,還承擔了研究室行政主任的職務。面對型號研製和部門管理的雙重壓力,她要求自己兩項工作都要顧到而且要顧好。她一面井井有條地安排好室裡面的工作,將合適的人調配起來做擅長的事情;另一方面馬不停蹄地奔波,一項項分析原因、提出改進方案、進行試驗驗證,確保技術問題要見底。
  王波蘭的寶寶現在3歲了,活潑可愛。每天早上上班前,王波蘭抓住半小時和寶寶獨處的機會,陪伴他起床、刷牙、吃早飯。
  她坦言,因為工作忙碌,的確對孩子心懷愧疚,好在全家都支持她的工作,做她堅實的後盾,不用操心家裡。  (原標題:航天領域“女神”不輸工科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h62rhot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